发送短信 拨打电话

批发流程

书之缘媒体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论坛暨国际出版合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论坛暨国际出版合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6-23
收藏

6月19日下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论坛暨国际出版合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隆重举行。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室联合主办,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出版领域专家和合作体会员机构代表百余人参会。

图片1.png

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合作交流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范清华,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吉(尔吉斯斯坦)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中方专委会主席郝振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强,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专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安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阿地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生营,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汲传波,英国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全球图书业务总裁贝谨立,波兰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总裁阿达姆·马尔沙维克,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语言与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吉(尔吉斯斯坦)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吉方专委会主席阿克马塔利耶夫·阿卜杜勒达詹·艾玛托维奇,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主任利维乌·策拉努,土耳其新生出版社总编辑丹尼斯·科泽奇,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出版社总编辑康德,委内瑞拉中央大学建筑学教授胡安·梅尔洛·索蒂略等中外嘉宾,以及来自阿联酋、阿尔巴尼亚、加拿大、黎巴嫩、尼泊尔、日本、斯里兰卡、斯洛文尼亚、泰国、乌克兰、印度、智利等20多个国家的学者和出版人参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经理李开龙、副总经理王磊先后主持会议。

图片2.png

论坛第一阶段,李永强发布“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发展报告,回顾合作体成立以来的成果,并展望未来深化国际合作的愿景。合作体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成立,8年来已吸纳60个国家和地区的328家成员单位,成功举办5届影响广泛的高峰论坛,推动6000余种中国图书在海外翻译出版发行。合作体通过国际书展、学术论坛及海外分支机构深化文明互鉴,并成立中国—中亚出版合作体等区域机制。未来将拓展“中国书架”、数字出版、人才培训及学术研究,以出版助力民心相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力量。

论坛第二阶段,先后举行了“中吉(尔吉斯斯坦)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成果发布和“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丛书多语种签约仪式。

郝振省与阿克马塔利耶夫·阿卜杜勒达詹·艾玛托维奇分别代表“中吉(尔吉斯斯坦)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中方和吉方专委会致辞。

图片3.png

郝振省表示,中吉经典著作互译彰显亚洲文化自信,通过高质量翻译搭建文明互鉴桥梁,并依托数字化传播扩大影响力。人大出版社作为中国—吉尔吉斯斯坦经典著作互译项目主承办单位,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为平台,促进国际出版合作。此次活动既弘扬“中国—中亚精神”,也为深化跨文化交流树立了新标杆。

图片4.png

阿克马塔利耶夫·阿卜杜勒达詹·艾玛托维奇表示,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都拥有灿烂文化,两国人民始终保持着友好的交流与合作。双方的合作出版不仅承载着两国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更展现了各自文化的独特魅力。新的一批互译图书的出版生动体现了两国的深厚友谊,也必将进一步拉近两国人民的心灵距离。

图片5.png

现场嘉宾共同见证“中吉(尔吉斯斯坦)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成果揭幕。本次发布的新书为《迈向法治》《经济增长与结构演进》《民主的中国经验》《正说孙子兵法》《美食家》《草房子》《活着》《吉尔吉斯斯坦之光》《白轮船》等互译作品。

图片6.png

随后,“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丛书多语种签约仪式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土耳其新生出版社、波兰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委内瑞拉中国研究中心、阿拉伯数字未来出版社签署合作协议,推动该丛书的土耳其文、波兰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版本的出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国际传播。

论坛的第三阶段是“国际出版合作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来自全球出版界的七位代表在分享关于国际出版的见解。

图片7.png

贝谨立表示,数字化与AI技术为知识传播带来新机遇,但跨文化出版的成功仍依赖于人文纽带与深度协作。他高度赞赏与人大出版社的长期合作,未来双方应继续深化技术应用与内容创新,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共同推动全球知识共享与文明进步。

图片8.png

朱生营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近年来在出版“走出去”战略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创新国际书展等传播渠道,建立“中国书架”等实体平台,将出版从单纯的产品输出拓展为教育服务输出,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图片9.png

阿达姆·马尔沙维克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刻变革出版业,AI可助力内容创作、知识整理和多语种传播,但人类仍是文明对话的核心,中波出版界应携手制定AI伦理标准,共建翻译中心与数字平台,在技术创新中守护文化多样性。

图片10.png

康德表示,丝绸之路出版社依托合作体平台翻译出版了多部中国主题图书,推动汉语教学与文明互鉴,未来将深化合作,通过推出双语丛书、设立翻译基金、开发数字产品等,以优质内容促进民心相通,助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图片11.png

利维乌·策拉努表示,中罗两国虽远隔千里,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了文化交流,并高度评价人大出版社在推动中罗文明互鉴中的作用。他表示,书籍是连接中罗两大文明的最佳使者,期待未来继续深化出版合作,让文化友谊之火长明。

图片12.png

汲传波表示,北京大学出版社立足学术出版,坚持“引进与输出并举”战略,构建国际化学术出版体系,推动精品著作以不同语种走向世界。同时,面对外向型选题储备、翻译质量及数字化转型等挑战,北大社正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图片13.png

胡安·梅尔洛·索蒂略表示,通过学术出版共同体建设,中委双方的合作出版可以围绕联合研究、学术对话、双语出版、人员互访、数字创新、国际书展、理论建构等方面开展,这将有助于知识传播与文明对话,有助于全球南方国家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

人大出版社还颁发了“卓越国际合作伙伴”和“优秀国际合作伙伴”奖项,表彰为中外出版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机构。

本次论坛不仅展示了“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的最新成果,也为未来国际出版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动力。

QQ20250623-231653.png

论坛期间,出席论坛的中外嘉宾还参观了“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展览和校园书店“陕公书屋”。展览内容以中英文双语展现,通过介绍延安十三年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与成就,阐释延安十三年对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陕公书屋”是人大出版社在人大通州校区运营的复合型文化空间,集沙龙交流、阅读、文创等于一体,深度融合了学术传承与师生文化需求。嘉宾纷纷表示对展览丰富的历史积淀、对书店美好的文化氛围印象深刻,并高度赞赏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独具风格的人大气派。

(供稿:徐明珍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

 
 上一篇:“科技改变中国”丛书多语种版本发布
 下一篇:

合作伙伴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会 图书馆报 中国教育装备网 中国出版网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网 当当网 博库书城 中国全民阅读网 国家出版发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百道网 中信出版集团 国家新闻出版署 高教社网上书城 光明日报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中国工人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政府采购网 作家出版社 中华书局 江苏凤凰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文艺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地址:北京市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集镇陈桁村委会东200米 (备案京ICP备16061730号-1) 邮编:100054
电子邮件:shuzhiyuan918@qq.com 联系电话:010-60846281;手机17710290555 。qq75881979。

版权所有:北京五车书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公安部备案号11011202000405 技术支持:北京五车书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图书经营许可证号;京批字第直250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