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王秀才(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市场营销中心主任)
□采访人:孙 珏(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安徽科技社何时开始布局童书业务?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在2017年前后开始将童书作为深度向零售市场进军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进行布局的。当时的市场环境正处于童书品类爆发式增长的后期,大量出版机构涌入,竞争非常激烈,呈现出“全民做童书”的热潮。我们的童书业务定位聚焦于“一老一小”中的“小”,即青少年群体,重点开发少儿科普阅读类童书,同时“一老”(老年群体)我们主要通过融媒体出版的方式进行布局和用户积累。早在2017年之前,我们重点打造了如《身边的科学真好玩》(累计销售100多万册)等科普童书,在编辑培养、资源积累、渠道开拓等方面做出一些尝试和积累,后期通过积极寻求合作来丰富产品线,快速提升童书品种数量,以此切入市场。
□最高峰的时候,童书部门的人员规模、编辑团队构成以及年营收情况如何?
■童书业务的高峰期出现在2021年。那一年,我们的童书发货码洋占全社市场零售书比例约2/3。2017年专门成立了少儿科普编辑部,后期有健康教育编辑部等编辑部参与少儿科普类图书的开发,最多时有十余位编辑参与。同时,服务于零售市场的销售部门也相应壮大,最高时达16人。在选题方向上,当时的核心特点是聚焦于少儿科普领域。
□从哪年开始,逐步调整童书业务?
■即使在高峰期,我们也注意到市场变化,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品种数量的增长速度,避免盲目扩张。我们从2022年开始对童书板块进行了战略性收缩。调整的方向主要是显著减缓新品种的开发节奏。具体表现是,年度的童书新书品种数量缩减至高峰期的一半不到,并保持在这一相对稳定的规模。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零售市场下滑,整体童书零售市场增长乏力,甚至出现下滑。二是童书市场折扣普遍过低,严重压缩了出版环节的利润空间,导致童书业务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三是渠道客户特别是民营渠道客户经营情况开始下滑,业务风险逐渐增高,需要加强控制在途风险。基于此,我们做出了及时的战略转向,将出版资源和重心更多地移回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传统优势领域,如大众生活类图书,以确保整体的稳健发展。
□安徽科技社童书板块现状如何?
■目前,童书板块整体处于压缩和优化后的稳定状态,并已整合融入安徽科技社规划的三大核心产品线体系(科技创新、医学健康、科普阅读)之中。人员队伍方面,原“少儿科普编辑部”已调整为“科普编辑部”,其职责覆盖更广泛的科普领域,童书选题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非全部。编辑团队规模较高峰期有所精简,更聚焦于核心产品线的打造。选题方向上,童书选题已明确归属于安徽科技社“科普阅读”产品线。该产品线旨在“突出科普价值引领,通过策划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科普读物,打造规模化和系列化的科普阅读产品线”。因此,当前的童书选题更强调精品化、系列化以及与科技社定位的深度契合,重点服务于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提升。年出版新书品种方面,自2022年调整后,归属于“科普阅读”产品线的童书新书品种数量已稳定在收缩后的水平(约为高峰期一半),我们不再追求单纯的数量增长,而是更注重品质和系列化建设。销售通道方面,在传统渠道保持一定覆盖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新型渠道(主要指流量高度集中、竞争白热化的内容电商)拓展面临较大困难,我们在这些渠道积累的资源和优势也还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