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聂慧超
在传统书店与图书馆围绕“借阅”和“交易”构建的业态中,好奇象图书馆创始人贺贺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这里既不借书,也不卖书。面对采访,贺贺表示:“我们希望打破‘书’作为商品的单一属性,转而关注人与知识的情感连接。”这一理念源于她对儿童教育的深刻观察。她认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孩子们或者成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发容易,更需要通过沉浸式体验建立对世界的认知和责任感”。
好奇象图书馆是坐落在深圳华侨城的一家个人独立图书馆,从店面选址,到文化定位,再到装修设计,逐步落地的过程倾注了贺贺颇多心血。经历了3年的打磨,好奇象图书馆终于在2024年5月与读者见面。
长久以来,贺贺对图书怀有的热爱,此前成功的创业经历,以及成为家庭主妇后那段幸福而又略显沉寂的时光,都促使她对自身价值、人们的情感共鸣,以及图书蕴含的强大力量,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也让她打造这座图书馆的信念愈发坚定。她想趁着还能“折腾”的年龄做一些更能把控的,对自己、对孩子、对这个社会可能都更有意义的事情。“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归属,书的背后是氛围,大家愿意走入这样的氛围中。好奇象图书馆就是一个能够提供情绪价值和氛围价值的空间。”
为了营造出好的空间氛围,馆内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设计的精妙巧思——图书的选择和摆放,布置过的灯光、特别调制的香氛、精选的音乐歌单、特色的餐盘餐具、对i人友好的自习区……“每当有顾客与我分享,他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小确幸’,对我来说就是一个rewarding moment(有意义的时刻)。这或许正是好奇象存在的意义——让每一次阅读和每一次相遇,都成为一次心灵的触动与成长的契机。”贺贺说。
不同于一般图书馆通过传统借阅模式确保展场运营,贺贺给好奇象设计的经营路线是 “阅读 +” 跨界融合。她深知,一个理念若要真正落地生根,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想阶段,其背后必须有坚实的商业逻辑作为支撑。为此,好奇象图书馆通过策划主题展览、互动工作坊和跨学科活动,将阅读转化为一种多维度的感官体验,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提供拓宽认识边界的地方。
在贺贺看来,2025年好奇象图书馆的关键词是“进化”。在她的愿景中,好奇象图书馆致力于重新定义阅读的价值——从“拥有书籍”转向“激活思想”,从“个体消费”迈向“集体共创”。
贺贺感慨道:“许多热心读者都非常关注图书馆的发展,他们会热情地提出各种各样极具建设性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十分宝贵。但目前摆在我面前的事务众多,优先级也各不相同,仅依靠我个人的力量,可能一时难以将所有好的想法逐一落实。我期望能够寻觅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携手为好奇象图书馆实现更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而深入探索。这一过程,既是对项目潜力进行不断筛选甄别,也是对合作方以及客户进行精心挑选的过程。只有找到真正契合的合作伙伴与客户群体,我们才能在这条探索之路上稳步前行。”
记者:从家庭主妇转型为图书馆创始人,这一过程中自己的动力是什么?
贺贺:是自我价值的追问。我曾与先生创业成功,但成为全职妈妈后,常感到与社会脱节。书籍让我重新找到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我从小热爱读书,尤其是武侠小说,后来决定开一家图书馆,这不仅是情怀,更是希望通过书籍为人们提供一个探索未知、保持好奇的平台。
记者:图书馆取名“好奇象”,背后有何寓意?
贺贺:“象”象征沉稳与智慧,“好奇”则是探索的起点。我们希望图书馆成为一座心灵游乐园——读者能在此自由触碰知识,发现未知可能。比如,馆内所有的书都可拆封翻阅,因为每一本书都可能成为一扇新世界的门。
记者:目前图书馆的运营模式有何创新之处?
贺贺:我们打破传统图书馆的“借与卖”,主打深度体验。我们目前拥有2万册藏书,涵盖人文、历史、建筑、艺术、自然、少儿等多个类别,供读者免费阅读。主要收入则通过餐饮、系列课程和活动合作实现。例如,与出版社联办新书签售、阅读沙龙活动,既促进作者与读者交流,也带动图书销售,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推出了博物馆系列课程,以及音乐鉴赏,美术技法等平行课程,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此外,我们还承接生日派对等定制活动。整体来说,在活动设置方面,我们目前还处于一个验证与积累的阶段。
记者:创业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贺贺:缺乏可对标的模式。从选书逻辑到活动设计,每一步都在摸索。此外,平衡商业与情怀不易——既要确保运营可持续,又需坚持“不功利”的初心。但正是这种未知,让过程充满乐趣。
记者:2025年有哪些具体计划?对未来有何期待?
贺贺:今年我们将围绕5个核心方向全面推进发展计划。在文学交流板块,将积极开展新书分享会与新书签售活动,加强与出版社的合作等;聚焦青少年成长,计划举办一系列科普、科幻相关活动,助力青少年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幻和数理化知识,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同时将围绕职业教育开展分享活动;在心理健康领域,计划打造全方位的心理关怀空间,内容涵盖婚姻、家庭、职场等不同人生场景下的心理调适,同时针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设计专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史哲方面,将以历史、人文、地理、博物为切入点,策划主题展览、讲座以及研学活动;为了给读者提供轻松解压的体验,图书馆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反卷”主题活动,包括音乐艺术、脱口秀、创意手工、旅游主题等等。
未来,希望 “好奇象” 能逐步成长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吸引更多“同路人”。读书不是孤岛,我们计划推出会员社群,让爱书者在此碰撞思想,形成独特的文化生态圈。